国家能源局主管 | 中国能源传媒集团主办

用户名 密码

首页->普法活动->权威解读

  • 权威解读

《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解读

时间: 来源: 《中国电力报》 ​ 作者: 支彤

明确电力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

——《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解读

  今年以来,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切实保障煤电油气稳定供应。近日发布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正是为了满足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等方面的需要,对原管理办法进行大范围修订和拓展。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童光毅指出,为适应新形势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需求,《办法》对系统、发、输、供、用五大环节分别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对电网、发电、供电和能源管理部门、监管部门提出不同工作要求。

  实现电力可靠性全过程管理

  从1901字到6929字,《办法》相比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布实施的《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多出足足5000余字。

  童光毅用“三个进一步”表述《办法》在系统性完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方面所实施的修订。

  《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能源管理部门、监管机构以及电力企业可靠性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发、输、供环节电力可靠性管理内容;进一步细化工作分工、质量要求、报送内容、时限要求、数据管理等方面内容。

  《办法》第二部分(第二~七章,9~44条)是整个《办法》的重头戏,其中明确了系统、发电、输变电、供电、用户、网络安全等方面电力可靠性管理的措施和职责。除了修订部分,“革命性重塑”这一描述被用于《办法》在电力可靠性管理内容的拓展部分。

  童光毅指出,《办法》在传统设备可靠性管理基础上,增加了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等内容,实现了可靠性从微观设备管理向宏观供应安全管理的转变。

  此外,《办法》还增加了用户可靠性相关内容,对用户工程运行维护、设备消缺、安全保护以及重要电力用户电源配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实现了电力可靠性管理向负荷侧延伸的转变。

  “《办法》明确了电力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电力企业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重要责任主体,电力用户是其产权内配用电系统和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两者均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敦楠指出。

  《办法》新增了电力规划、燃料保障和电力供应、电力设施保护、用户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网络安全等相关内容,旨在使电力可靠性管理成为电力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刘敦楠认为,规范电力可靠性全过程管理理念,将电力可靠性管理分解到各个环节,也有利于各个环节责任主体的平衡互动。

  “比如责任主体在投资各种灵活性资源提升可靠性基础上,还可通过与电网互联互通、共享备用机组、发展共享储能、提升可靠性设备的利用率等手段实现规模经济性。”刘敦楠表示。

  系统提升我国电力可靠性水平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过程中,能源保供、乡村振兴、民生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也对电力可靠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针对当前电力运行和供应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办法》对未来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可靠性水平有何考虑?

  童光毅指出,《办法》对系统、发、输、供、用五大环节分别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对电网、发电、供电和能源管理部门、监管部门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

  为防范和应对大面积停电,《办法》明确了负荷备用容量、事故备用容量标准,要求区外来电、新能源发电、不可中断用户占比较高的地区要适当提高标准,合理划分电网黑启动区域及配置相应发电机组,提升电网运行安全裕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长期从事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国家电投集团山西分公司营销部主管苏伟注意到《办法》中这一内容,他表示,这就要求现货试点地区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旋备容量,放大或者缩小旋备容量会影响实际供需偏离实际,导致现货价格失真。

  为推进新能源建设和消纳,《办法》提出新能源发电企业要加强发电功率预测管理,建立新型储能建设需求发布机制,积极稳妥推动发电侧储能建设,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

  事实上,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及配套电力市场的建设,加强发电功率预测管理已经是新能源发电企业更好参与市场、更好承担电力可靠性管理责任的必然选择。

  “《办法》中这一内容,对新能源发电企业提升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更高要求,也为其建设长周期预测指明了方向。”苏伟表示。

  天润新能高级电力交易经理白茹指出,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精度是决定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能力的重要依据,准确的功率预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承担电力可靠性管理责任,也帮助企业抵御现货市场电价波动的风险,从而获得稳定收益。